消防水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水带的型号规格、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 输、使用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有衬里消防水带、消防湿水带等消防水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3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黏合强度的测定 GB/T 1040.1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 1 部分:总则 GB/T 2481.2 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 第 2 部分:微粉 HG/T 2369 橡胶塑料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 JB/T 5520 干燥箱 技术条件 JB/T 7444 空气热老化试验箱 QB/T 2443 钢卷尺 3 型号规格 消防水带(以下简称水带)的型号规格由设计工作压力、公称内径、长度、编织层经/纬线 材质、衬里材质和外覆材料材质组成。 示例 1:设计工作压力为 1.0MPa、公称内径为 65mm、长度为 25m、编织层经线材质为涤纶 纱,纬线材质为涤纶长丝、衬里材质为橡胶的水带,其型号表示为:10-65-25-涤纶纱/涤纶长 丝-橡胶。 示例 2:设计工作压力为2.0MPa、公称内径为 80mm、长度为 40m、编织层经线材质为涤纶 长丝,纬线材质为涤纶长丝、衬里材质为聚氨酯、外覆材料材质为塑料的水带,其型号表示 为:20-80-40-涤纶长丝/涤纶长丝-聚氨酯/塑料。 832 4 性能要求 4.1 外观质量 4.1.1 水带的织物层应编织均匀,表面整洁,无跳双经、断双经、跳纬及划伤。 4.1.2 水带衬里(或外覆层)的厚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褶皱或其他缺陷。 4.2 内径 水带内径的公称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单位为毫米 4.3 长度 水带的长度及尺寸公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833 表 2 单位为米 4.4 设计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及最小爆破压力 水带的设计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应符合表 3 的规定,最小爆破压力应不低于表 3 的规定。 且水带在爆破时,不应出现经线MPa 水压下,湿水带表面应渗水均匀,无喷水现象,其 1min 的渗水量应大于 20mL/m ·min。 4.5.2 湿水带在设计工作压力下,应无喷水现象,其 1min 的渗水量应不大于表4 的规定 值。 表 4 单位为毫升每米分钟 4.6 单位长度质量 834 水带的单位长度质量不应超过表 5 的规定。 表 5 单位为克每米 4.7 延伸率和膨胀率及扭转方向 4.7.1 设计工作压力为 0.8MPa、1.0MPa、1.3MPa、1.6MPa 的水带,在设计工作压力下其轴 向延伸率和直径的膨胀率不应大于 5%。 4.7.2 设计工作压力为 2.0MPa、2.5MPa 的水带,在设计工作压力下其轴向延伸率和直径的 膨胀率不应大于 8%。 4.7.3 水压作用下,沿水流方向看,水带不应产生逆时针扭转。 4.8 可弯曲性 835 在 0.8MPa 的水压下,将水带弯成外侧半径如表 6 规定的圆弧,弯曲部分的内侧应无明显褶 皱。 表 6 单位为毫米 4.9 黏附性 按 5.9 进行黏附性试验后,衬里(或外覆层)间不应有黏附现象。 4.10 耐低温性能 4.10.1 按 5.10 进行耐低温性能试验后,水带应能立即展开、无卷曲现象,并能再次卷 紧,且在设计工作压力下无渗漏。 4.10.2 按 5.10 进行耐低温性能试验后,湿水带应能立即展开、无卷曲现象,并能再次卷 紧,且在设计工作压力下应无喷水现象。 4.11 衬里(或外覆层)物理力学性能 4.11.1 附着强度 水带织物层与衬里(或外覆层)之间的附着强度不应低于 20N/25mm。 4.11.2 扯断伸长率和扯断强度 水带衬里的扯断伸长率应不小于 280%,扯断强度应不小于 12MPa。 4.11.3 热空气老化性能 按 5.11.3 进行热空气老化试验后,水带的爆破压力和衬里(或外覆层)的附着强度不应低 于老化前测定值的 75%。 4.12 耐磨性能 按 5.12 进行耐磨试验后,水带在相应的设计工作压力下,不应发生渗漏或破裂。 4.13 水带与消防接口连接性能 836 水带与消防接口连接,按 5.13 进行水压试验,在表 3 规定的相应的试验压力下,水带与消 防接口连接处不应发生渗漏、爆破或滑脱。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质量检查 5.1.1 编织层外观检查 将试样展开铺平后,目测检查,判断是否符合 4.1.1 规定。 5.1.2 衬里(或外覆层)质量检查 任意剖开 1m 长的试样,目测检查,判断是否符合 4.1.2 规定。 5.2 内径测量 5.2.1 用塞规测量试样的内径。塞规用金属制成,如图 1所示的结构,其尺寸和公差按表 7 规定,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 Ra 为 1.60。 5.2.2 测量时,先将试样两端剪切平齐,然后用塞规测其两端内径。 5.3 长度测量 将试样展开铺平用钢卷尺测量。当水带长度不超过 50m 时,钢卷尺的量程应不小于被测样 本的长度;当试样长度超过 50m 时,可以用量程为 50m 的钢卷尺分段测量。钢卷尺测量最小示 值为 1mm。 5.4 水压试验与爆破试验 5.4.1 试验时将 1.20m 长的试样一端与水源相接,另一端用带有排气阀的密封装置封闭。 保持试样平直,使试样灌满水并排尽其中的空气,关闭排气阀。以 5.0~10.0MPa/min 的速率升 压至表 3 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 5min,试样不应有渗漏现象。然后以该速率升压至试样爆破, 判断是否符合表 3 的规定。 5.4.2 当织物层材料的干态与湿态强度不同时,爆破压力试验按强度低的状态进行。 5.4.3 试验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耐压试验台:应能可靠地夹紧试样,一端应能纵向移动,试验过程中不应阻碍试样的自 由延伸,试验台应装有排气阀; b)水压源:应采用三缸的电动往复泵,其工作压力应不低于试样的爆破压力; c)稳压装置:当水压不高于 3.0MPa 时,经过稳压后,压力波动值应不大于±0.05MPa;当 水压高于 3.0MPa 时,经过稳压后,压力波动值应不大于±0.10MPa; 837 d)压力显示装置:测量下限为0,测量上限为爆破压力的 1.5倍到 2.0 倍,并能记录爆破 压力值,精度应不低于±0.01MPa。 5.5 湿水带渗水量测量 5.5.1 任意取 1.2m 长的试样,一端与水源相接,另一端用带有排气阀的密封装置封闭,保 持试样平直。对试样灌水,排尽空气后,关闭排气阀。均匀升压至 0.5MPa,保压 5min 后,用 5.5.2 规定的集水槽集水 1min,所集得的水量为该试样 0.5MPa 水压下的渗水量。同时检查水带 表面渗水均匀情况,随后将水压均匀升至设计工作压力,再保压 5min 后,用 5.5.2 规定集水槽 重新集水 1min。所集得的水量即为该试样设计工作压力下的渗水量。 5.5.2 试验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耐压试验台:应符合5.4.3a)的规定; b)水压源:其工作压力应不低于相应湿水带的爆破压力,流量应不低于0.55L/s; c)稳压装置:应符合5.4.3c)的规定; d)压力显示装置:应符合5.4.3d)的规定; e)集水槽:应用光滑不吸水材料制成,长(1000±5)mm,宽度和深度应不小于 100mm; f)玻璃量筒:精度应不低于被测渗水量的 10%; g)秒表:准确度应不低于±1s (15min 内)。 5.6 单位长度质量检查 试验时,称出整盘试样的质量,然后按 5.3 规定测量试样长度。 单位长度质量按式 (1)计算: 式中:A 为单位长度质量,单位为克每米(g/m);G 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L 为试样测量的长度,单位为米(m)。 5.7 延伸率、膨胀率及扭转方向试验 5.7.1 试样长度不小于 15m,一端与水压源相接,另一端固定在专用夹具上。灌水并排尽空 气后关闭排气阀。升压至 0.1MPa,待试样延伸稳定后,测定此时试样的长度、两端及中间共三 处周长的算术平均值,然后均匀地升压至表 3 规定的设计工作压力,待试样延伸稳定后,再测 定此时试样长度、相应三处周长的算术平均值并观察其扭转方向。 838 延伸率、膨胀率按式(2)、式(3)计算: 式中:△L 为试样的延伸率,%;L 为试样在承受 0.1MPa 压力时的长度,单位为米(m); 0 L 为试样在承受设计工作压力时的长度,单位为米(m)。 1 式中:△S 为试样的膨胀率,%;S 为试样在承受 0.1MPa 压力时三处周长的算术平均值, 0 单位为毫米(mm);S 为试样在承受设计工作压力时三处周长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 1 (mm)。 5.7.2 试验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试验台:其有效长度应不小于试样长度并应采取减小试验台与水带摩擦的措施。专用夹 具应能纵向移动并绕试样轴向旋转。试验台应装有排气阀; b)水压源:采用双缸或双缸以上的电动往复泵,其工作压力应不低于试样的设计工作压 力; c)稳压装置应符合5.4.3c)的规定; d)压力显示装置:测量下限为0,测量上限为试样设计工作压力的 1.5倍到 2.0 倍,精度 应不低于±0.03MPa; e)钢卷尺应符合QB/T 2443 的规定。 5.8 可弯曲性试验 5.8.1 经 5.7 试验后,将试样装夹在弯曲试验装置上,灌水并排尽其中空气,关闭排气 阀,均匀地调压至0.8MPa。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符合4.8 的规定。 5.8.2 试验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弯曲试验架:结构尺寸如图2 所示,图中 R 为表 6 规定的水带弯曲半径; b)水压源:采用双缸或双缸以上的电动往复泵,其工作压力应不低于0.8MPa; c)压力显示装置:测量下限为0,测量上限为 1.6MPa,精度应不低于±0.03MPa。 839 图2 单位为毫米 5.9 黏附性试验 5.9.1 试样形状及尺寸应与压块压持面的形状及尺寸相同。试验时将试样衬里(或外覆 层)表面冲洗干净并擦干,使两块衬里(或外覆层)相向重叠,置于电热干燥箱内在(55± 1)℃条件下,试样承受0.01MPa 的压
电梯系统安全管理指南(各级医疗机构 、综合医院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 ).pdf
医用气体系统安全管理指南(各级医疗机构 、综合医院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 ).pdf
工地安全管理指南(各级医疗机构 、综合医院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 ).pdf
山东省沂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